• 2025-05-20
    5月12日至15日,集团公司在宿迁举办2025年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来自集团公司所属企业60多名工会干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班旨在提升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精心设置了丰富的课程,涵盖了规范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人工智能助力工会干部履职、基层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劳动争议处理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班还安排了现场教学环节,组织参训学员到洋河酒厂、格力大松工会工作示范点进行实地观摩学习,更直观地了解其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让学员们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提供有益借鉴。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拓宽了工作视野,为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责奠定了基础,将把所学所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本单位工会工作取得新突破。
  • 2025-05-20
    初夏时节,瓜果飘香。5月14日,岗埠农场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吊蔓甜瓜正式开园采摘,迎来了甜蜜上市。走进18号大棚,浓郁的甜瓜香味扑面而来。一排排甜瓜藤蔓沿着绳索攀爬至一人多高,形成一片绿色的“甜瓜林”,饱满圆润的甜瓜错落有致地挂在空中,令人眼前一亮。园区副主任魏建东和种植负责人李加祥正带领工作人员挑选成熟的甜瓜进行采收装框。“甜瓜成熟时,表皮颜色会由绿变白直至透明,要及时摘下,避免过度成熟影响口感。”魏建东介绍道。李加祥补充说:“普通瓜类常在地面生长,因瓜叶遮挡,阳光难以透入,容易形成阴阳面,品质难以保证。而吊蔓栽培要求更高,管护期间需及时打杈、吊蔓,摘除畸形瓜和多余瓜,每株瓜藤只留1—2个甜瓜,集中营养供给,确保品质。立体种植不仅便于空气流通,还能让光合作用更充分,使甜瓜形状圆润、口感醇厚、香甜可口。”经检测,今年园区的甜瓜糖分在17.2以上,品质十分突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忙碌,首批1000斤甜瓜采摘完成,即将走上消费者的餐桌。魏建东表示:“目前一个大棚约有2000株甜瓜,预计可产7000—8000斤。当下是瓜果上市初期,甜瓜市场行情在每斤5元以上,已有客户预订一批,实现了产销两旺。”下
  • 2025-05-20
    “起钩!” 随着产业办加工基地负责人一声令下,吊车吊带瞬间绷直,平板车上鲜食玉米加工设备气吹式剥皮机、切头去尾机缓缓脱离,产业办管理人员戴好安全帽,协助吊车卸车,吊臂以毫米级精度微调角度,加工设备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弧线。这是黄海农场鲜食玉米智能加工设备进场安装的一个场景。据了解,黄海农场鲜食玉米加工项目为特色产业达星项目,一期总投资约900万元,将建设集玉米种植、生产加工、储运冷藏、产品研发与电商销售于一体的鲜食玉米供应链基地,辐射种植基地一年两季可达1500亩,预计年生产真空锁鲜玉米300多万穗,实现鲜食玉米从田间到车间的无缝衔接。
  • 2025-05-19
    “找到艾草吐司的平替了!中山大厦艾草馒头有淡淡的艾草香,又软又韧,嚼起来糯叽叽,像米面包,但更弹牙。”“艾草包子好大一只,面皮是艾草的清香,绿色、健康、美味,吃得放心!”美食博主评价道。艾草馒头配美式居然不违和,打工人的早C晚A被中山大厦艾草系列产品整得明明白白,性价比更高,更适合中国胃。在绿色健康饮食风潮下,中山大厦外卖餐饮通过食材升级、场景创新,把春天包进面里,让传统草本文化“圈粉”当代胃。每天在蒸笼升起的热气中,艾草的清香与面点的甜糯交织,传统与现代在中山大厦的厨房里完成了一次次完美的交融。目前,中山大厦餐饮外卖推出青团、艾草糕、艾草馒头、艾草大菜包系列养生点心,让养生不再是中年标配,吃草也吃出高级感。艾草系列产品以“天然绿”与“金陵味”碰撞出春日食尚,组成美食界“艾的方程式”,吃下去的不仅是点心,更是江南的春天。“中山大厦蛋黄肉松青团的流沙蛋黄质感有料,有油分渗出,难怪清明前后每天供不应求,奇怪怎么没进入昨天小布的南京米其林?”一位食客在朋友圈写道。如今,中山大厦也逐步入驻小红书、抖音、美团等线上平台,成立新媒体工作小组,以38载品质坚守,严选优质原料,手工匠心制作,让“中山味
  • 2025-05-19
    近日,临海农场各产业生产基地一派繁忙景象。鸡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养殖规范,从饲料供应到环境调控,认真把控每个环节,推动养鸡产业高效、有序发展。为优化成年海棠鸡的饮食结构,提升鸡肉品质,农场自种的菊苣成为青饲料的首选。在养殖牧草种植区,成片的菊苣牧草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养殖人员踏入田间收割鲜嫩的菊苣,不一会儿,一捆捆菊苣牧草被迅速打包装车,运往养鸡场。百果园内的1号育雏棚里,3000只鸡苗活力十足,欢快蹦跳。养殖负责人孙斌步入鸡棚,快步走到温度计前查看棚内温度,目光敏锐地逐一检视小鸡的状态。每天上午10点左右,棚内温度升高,养殖人员立即开启排风设备进行降温;随后又马不停蹄地逐个检查鸡苗饮水盆,将缺水的盆子认真清洗后重新注满清水。“小鸡育雏期对温度极为敏感,这批鸡苗回来刚满2周,这阶段我们要将棚内温度维持在32摄氏度。”孙斌介绍道。自鸡苗进驻鸡棚,养殖人员都会定时前往鸡棚巡查温度,特别是每天凌晨2点至5点。此外,在夜间温度最低时段,更要做好鸡棚温度监测,防止过低温度给鸡苗育雏带来不利影响。临海农场紧扣“产业突破年”要求,持续优化养殖流程,强化科学管理,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为农场产业发展
  • 2025-05-18
    5月13日上午,滨淮农场的高效农业西蓝花种植区一片繁忙。一筐筐新鲜饱满、翠绿欲滴的西蓝花整齐码放,工人们正有序地将它们搬运上车。高效农业中心主任王伟伟站在一旁指挥调度:“这一车两万斤运走后,今天就先停一下。明天早上还有一车一万多斤要装,让工人明天早点采摘。”自“五一”开启销售以来,滨淮农场的西蓝花便备受市场青睐,每天销售量稳定在1万斤到2万斤。5月以来,短短十余天,累计销售量已达16.6万斤。今年受旱情影响和市场寒潮冲击,不少地方的西蓝花遭遇滞销困境,收购价低至每斤4到7毛,却依旧无人问津。然而,滨淮农场的西蓝花却以每斤1.05元的价格热销市场,每天订单不断,新鲜的西蓝花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山东等地。收购商王老板拎起一颗西蓝花,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你看这西蓝花,倒过来看就像蘑菇一样,花型规整漂亮,颜色通体翠绿,品质相当好。这样的西蓝花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不愁卖。”高品质的西蓝花离不开高效农业中心团队对生产各环节的严格把控。在品种选择上,他们经过调研和试验,挑选了更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炎秀”品种。该品种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西蓝花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9%以上,为后续生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在
  • 2025-05-18
    4月23日至25日,在云台农场小汪大队的广袤麦田间,一场科技与勤勉交织的“护麦行动”正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数架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一道道“药雾”从天而降,将防治药剂均匀喷洒在绿浪翻滚的麦穗上,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筑牢根基,也奏响了五一劳动节前的奋进序曲。眼下,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的关键生长期,正是病虫害防治的紧要关头。云台农场抢抓农时,迅速行动,采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为夏粮丰收筑牢坚实防线。飞防现场,农技人员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或是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或是精心调配着农药,每一道工序都严谨而高效。小汪大队队长桑林正忙着指挥作业,看着无人机在麦田上方穿梭,他说道:“无人机飞防既高效又精准,能大面积、快速地完成喷药任务,且药物喷洒均匀,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这对于我们守护小麦丰收至关重要。”“五一假期近在咫尺,但农时却容不得片刻等待!”小汪大队副队长于健波抹去额头的汗水坚定地说道。为抢抓晴朗天气窗口,云台农场还专门组建了青年骨干“飞防突击队”,从晨曦微露到月挂天际,他们穿梭在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土地的深情与责任。据悉,此次小汪大队共飞防6000余亩地,预计5到7天后,第二轮飞防工作
  • 2025-05-17
    清晨,弶港农场的瓜田里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将带有“零碳认证”标识的精品西瓜装入礼盒,准备发往长三角的各大商超。随着冷链车第三趟发车,分拣线又增派了五名工人。“过去西瓜品质像开盲盒,如今每颗都是标准化精品。”农场技术员蔡祝轩手捧检测仪,对上市的“小皇冠”西瓜进行糖度检测,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近年来,弶港农场有机农庄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实施“品种迭代计划”,成功引进黑津、玉菇、301、小皇冠等多个新特优品种。其中,“小皇冠”凭借14度的黄金糖分比和不足1厘米的纤薄果皮,在长三角高端市场掀起抢购热潮。4月份以来,农场西瓜销售额已突破250万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为确保产品质量,有机农庄种植的近300亩精品西瓜严格遵循“生产有记录、安全有监管、产品有标识、质量有检测、消费有信心”的质量追溯体系标准,从源头上提升了西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弶农”牌西甜瓜连续多年获“江苏精品”认证、“江苏省著名品牌”称号,还获得了全国首批“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我们构建了‘双小棚+三膜覆盖’立体保温系统,创新授粉标记法,确保最佳采收期。”有机农庄负责人王永智介绍,每个西瓜都有专属“身份证”,种植时间
  • 2025-05-17
    为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农机安全隐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高效进行,宝应湖农场农机监理所全面启动农机年度安全检验工作,以严格标准、贴心服务筑牢农机安全生产防线。此次年检,农机监理所及时组织农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组建农机维修保障组,携带检测设备奔赴各大队,设立临时检验点开展集中检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对农机的发动机性能、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装置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致检测,确保每台农机技术状态达标。针对检验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农机手进行整改,从源头上消除风险。在完成设备检验的同时,监理所与每位农机手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明确农机操作的安全规范、事故责任认定等,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责任意识。同时,还为每台合格农机发放反光标贴和警示标识牌,协助农机手规范粘贴、安装,有效提升农机在夜间及复杂环境下的辨识度,降低作业风险。此次共检验农机180余台,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200余份,张贴安全警示标识牌200余张、农机反光贴800余张。农机检修工作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全面检修,不仅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更能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 2025-05-16
    5月6日晚,东辛农场“简苏”牛奶直播专场迎来了高光时刻。在黄金15分钟内,1706提牛奶瞬间被抢购一空,销售额一举突破6.8万元。这一令人惊叹的成绩背后,是“场景化内容+精准促销”模式的成功实践,更是“娱乐+电商”创新融合的有力证明。此次直播专场,“简苏”品牌首次跨界联动现象级户外IP《快乐向前冲》,在子豪大舞台直播间1:1复刻了闯关赛道。主播在选手闯关过程中,巧妙地以“高蛋白零添加”的核心卖点进行产品解说,将“简苏”牛奶精准植入选手的能量补给和观众福利环节,成功构建起“运动营养伴侣”的场景联想。数据显示,直播观众留存率飙升至89%,精准激活了健康消费群体。与传统叫卖式直播截然不同,“简苏”团队精心构建了“需求洞察—场景共鸣—信任转化”的三维模型。冷链物流公司负责人陈涛感慨道:“高转化率的本质其实是商业逻辑的转变。我们通过解构用户‘运动营养’和‘家庭囤货’的双核心需求,用闯关场景具象化产品价值,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再到销量的质变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据统计,此次直播专场单场观看量超7000人次,商品转化率突破25%,远超直播电商行业1%~5%的平均水平,相当于每4位进入直
  • 2025-05-16
    走进射阳县城都市华城小区,热闹非凡,一场别具一格的农产品销售竞赛在此拉开帷幕。活动现场,新洋美尔姿营销团队成员陈荣手持一袋包装精致的香米,热情地向驻足居民介绍:“您闻闻这米香,都是农场生态种植的,煮饭软糯回甘!”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雨燕正通过直播镜头向线上观众喊话:“江苏农垦大米配上新洋农场的咸鸭蛋,口感升级,味道一绝!”线上线下联动,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稻米与油脂的清香,吸引众多居民驻足选购。本次竞赛由农场公司工会与美尔姿营销团队联合举办。活动以新洋农场美尔姿咸鸭蛋、东辛农场“简苏”牛奶、江苏农垦南粳香米、葵王油等特色农产品为载体,15名来自美尔姿营销团队的产业工人化身“金牌销售员”,在射阳多个小区展开实战比拼。美尔姿工作专班负责人周晓玲表示:“既要‘卖产品’,更要‘树品牌’。竞赛旨在通过高强度实战,提升产业工人的市场洞察力和应变能力。”竞赛以个人销售额为评判标准,既考验营销技巧,也锤炼团队实战能力。参赛者需在每日12时至18时的黄金时段独立完成销售任务,严禁跨区域或虚假交易,现场裁判组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参赛者们各展所长,有的以“家庭健康膳食”为切入点,结合香米低糖高纤维
  • 2025-05-15
    连日来,苏垦农发岗埠分公司农机总站抢抓有利时机,掀起农机检修、保养与改造的热潮,加强农机年审及安全操作培训,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为即将到来的“三夏”做好充分准备。走进农机检修现场,只见一辆辆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等农机具整齐排列,技术人员和维修工人正忙着对它们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与维修。有的手持扳手,紧固螺栓;有的钻到机械内部,仔细检查电路与油路;有的利用专业设备对农机进行精度调整,确保每一台机械都能达到最佳作业状态。除了常规的检修与保养,岗埠分公司还注重农机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技术人员针对往年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对部分农机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故障率。此外,组织专人负责对所有参与“三夏”作业的农机进行年审,确保每一台机械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同时,还举办了多场农机安全操作培训班,邀请专家为农机手们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不仅如此,今年农机总站还承担了水稻育秧营养土的筛选、土地测量、微喷灌水管焊接等工作,为进一步降本增效贡献力量。“目前,站内的工作人员全周无休,农机检修、保养与改造工作持续推进。”农机总站站长张猛表示,农
  • 2025-05-15
    在江心沙农场新复垦的拆迁零散地,一片繁忙景象。自走式植保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白色的喷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工人们正忙着种植玉米新品种,为特色产业链式发展下好“先手棋”。“这近20亩土地以前是拆迁地块,最近才复垦整治出来,墒情和地力相对较弱,今后要加强水肥管理,做到精准、及时。”负责种植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成宇介绍道,“此次种植的品种为苏玉糯1号,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属中早熟品种,春夏均可播,春播生育期100天左右,夏播生育期90天左右,7月上旬即可采摘上市。为确保试种成功,我们与农科所制定了‘隔离种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适时采收’20字方针,全力以赴为鲜食玉米的全生育周期保驾护航。”过去,鲜食玉米作为当地“两青一瓜”(青毛豆、青玉米、西瓜)特色农产品之一,虽种植时间长、口碑好,但主要依赖“批量批发,薄利多销”,缺乏品牌效应,价格与品质不成正比。2024年,农场对所有特色农副产品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包装,重塑价值、重建品牌,取得显著成效。皓明大米、西瓜、秋月梨、葡萄、玉米等系列特色农副产品成功入驻南通土特产网、海聚、苏洪鲜食等平台,还成为招商重工、上海建工等企事业
  • 2025-05-14
    五月,新曹农场连片大马士革玫瑰竞相绽放,宛如粉色海洋,馥郁芬芳弥漫四周。田间,近400名采花工穿梭忙碌,香料公司新厂房内的5套加工设备昼夜运转,一派繁忙景象。玫瑰园负责人望着眼前星罗棋布的花朵,自豪地说:“今年的玫瑰花品质特别好,订单也很多。”刚采摘的鲜花稍加处理,即通过冷链车发往山东、河南等地的化妆品公司。目前,已接到40吨玫瑰鲜花销售订单,稳定的原材料销售渠道已然形成。新曹农场按照“人有我特”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特色美丽经济提升工程,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横向拓展、“种植+初加工+产品研发+商品销售”全产业链模式,打造玫瑰花种加销一体化特色产业链,在农场西入口的344国道边、333省道沿线建立400亩连片大马士革玫瑰园。为进一步加粗拉长玫瑰产业链,打造全国大马士革玫瑰原材料供应基地,新曹农场积极探索合作模式。2024年,与大丰区红花村携手,试点玫瑰花种植基地200多亩。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新曹农场负责种植、管护和技术指导,红花村提供土地资源和劳动用工。今年,红花村的玫瑰花与农场同步进入采摘期,100多名农民化身采花工勤劳增收。红花村的采花工李大娘笑着说:“以前我们只能靠种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