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主办事神速!国庆期间帮邻居反映下水道问题,节后第二天就疏通好了!”在新洋农场新农社区的微信服务群里,80多岁的唐旦辉老人连连点赞。一条求助信息,一次快速响应,背后是新农社区网格员范文园的高效处置:现场查看、咨询原委、联系施工、疏通管道,一气呵成。
这样的效率,如今已成为新农社区的常态。今年6月6日,射阳县兴桥镇新农社区居委会正式揭牌,标志着新洋农场23项社会职能全面移交地方政府。曾经“企业办社会”的模式成为历史,居民们迎来了从“农场人”到“社区人”的身份转变,也迎来了服务体验的全面升级。
居民满意,是检验改革成效最直观的标尺。走进新农社区一楼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窗口整洁明亮。这里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提供政策解读、流程引导、材料预审等“一站式”服务,把复杂手续化繁为简。居民办事从“多头跑”变为“一窗清”,不仅省时省力,更感受到了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治理方式的创新,也为社区服务装上了“数字引擎”。社区依托“网格化+数字化”模式,深度应用盐城市域社区治理指挥平台,实现“高效管事、精准服务”。平台不仅能实时发现问题、快速响应诉求,还通过数据整合推动治理精细化,居民信息动态更新、安全隐患实时预警,社区治理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改革红利的释放,体现在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场原有职工活动中心基础上,新建的400平方米颐养日间照料中心已经落成,配备独立厨房、助餐室、音乐室和全托功能用房,待通风结束后即可全面启用。届时,这里将成为连接洋马、兴桥和黄沙港的“养老走廊”,让老年人在“沉浸式”养老中安享晚年。
出行条件也在同步改善。纬四中路改造现场,机械轰鸣,铣刨机与卡车在12米宽的路面上协同作业,800余米的路段正抢抓工期推进施工,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这条路,是射阳县政府将农场发展纳入县域“大盘子”、给予实实在在支持的缩影。此外,由场县共建的新中河闸站工程也已竣工,进一步夯实了农场基础设施网络。
文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曾获评“全省最美乡村健身公园”的金龙湾生态文化园,如今不仅是农场居民的休闲胜地,也成了兴桥镇居民的“打卡点”。老年人在这里练太极,青年人在球场挥汗,孩子们在草坪嬉戏……今年9月,农场与兴桥镇联合举办的“公园趣闯关·青春共联动”青年联谊活动,更推动场镇文明共建迈上新台阶。
从“企业包办”到“专业运营”,新洋农场通过“内推外合”的改革路径,既实现了企业轻装上阵、聚焦主业,也让居民享受到了与县城接轨的精细化、专业化服务。办事更省心、居住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居民脸上洋溢的笑容,正是这场改革最温暖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