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管”到“政府管”:临海农场民生服务驶入快车道

作者:张海华发布时间:2025-10-01文章来源:江苏农垦

“以前办个灵活就业社保,得大清早坐半小时公交去县里的市民中心,排队、填表折腾大半天。现在好了,社区服务大厅就在家楼下,材料带齐不到20分钟就办完了!”家住临海农场海马小区的戴元萍,拿着刚办好的社保缴费凭证,笑得合不拢嘴。这看似寻常的“办事便利”,背后是农场社区改革移交地方管理后,民生服务体系重构的生动缩影。

6月30日,临海农场社区职能正式划归射阳县属地管理。这样的“身份转换”曾让不少老农垦人心里犯嘀咕:“社会职能改革后,咱的日子能比以前好吗?”如今三个月过去,社区里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办事不用再跑远路,专职网格事事回应,文化活动送到家门口,连小区里的环境卫生都有人“盯”着管。这场从“企业管”到“政府管”的变革,正悄然改写着农场居民的生活轨迹。

办事“减负”,从“跑县城”到“家门口”

“田主任,我这退休手续材料都带齐了,您帮我看看还缺啥不?”上午8点,千秋镇临农社区服务大厅里,50周岁的退休居民王玉兰攥着一叠材料走到社保窗口前。窗口工作人员田为贵接过材料,一边仔细核对,一边耐心解释:“王大姐,您这养老保险缴费记录、身份证复印件都齐了,我现在帮您在系统里提交,很快就能审核通过,到时候退休金会直接打到您的银行卡上。”

这样顺畅的办事体验,在以前王玉兰想都不敢想。“改革前农场居民办退休,得抱着一堆材料去射阳县城的市民中心或者去周边的乡镇。来回一趟得小半天,遇上人多排队,一天都未必能办完。”。

社会职能改革后,射阳县第一时间将社保、医保、退休办理等多项高频民生服务“下沉”到社区,设立专门的便民服务窗口,配备专业工作人员。“现在我们窗口能办理灵活就业社保参保、城乡居民医保缴费、退休资格认证等业务,基本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田为贵说,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能办理20余笔业务,居民们的反馈都是“方便多了”。

除了办事地点“近了”,办事流程也“简了”。社区居民李霞前段时间想给丈夫办理灵活就业社保,原本以为要跑好几个部门,没想到在社区窗口提交材料后,工作人员直接通过系统与千秋镇对接,当天就完成了参保登记。“以前办点事总怕漏带材料,现在社区会提前把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列好,还能电话咨询,特别省心。”李霞说。

服务“加码”,从“兼职网格”到“专职管家”

“您家的燃气安全检查过了吗?最近天气冷,注意开窗通风,别用不合格的取暖设备。”傍晚时分,临农社区专职网格员张炎提着民情日记本,敲响了居民家的门。这样的入户走访,张炎每天都要进行,平均每天要走访10余户居民,记录下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在社会职能改革前,负责居民服务的是由退休职工兼职的网格员。改革后,千秋镇按照“1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的标准,为临农社区重新划分了7个网格,招聘了7名专职网格员。这些专职网格员不仅要负责入户走访、信息摸排,还要协助处理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开展便民服务。“网格员队伍由兼职转为专职后,网格员的工作模式从原来的‘被动接办’转变成‘主动承办’。先于群众发现问题隐患,主动协调解决。”临农社区负责人李芬介绍,网格员专职化,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也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治理带来的新变化。

为了让网格员尽快熟悉工作,社区组织了多次培训,内容涵盖政策解读、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方面。同时,社区还建立了“网格员-社区-镇相关部门”的三级联动机制,网格员收集到的居民需求,能第一时间反馈到社区,社区无法解决的,再上报给镇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自临农社区成立以来,专职网格员便常态化开展居民信息录入工作。网格员们挨家挨户走访,收集居民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就业情况等信息,建立了完善的居民信息数据库。“现在社区里有多少户居民、多少老年人、多少残疾人,我们都能精准掌握,开展服务也更有针对性了。”张炎说,通过信息数据库,今年社区为40名困难群众发放了防暑物资,同时正在为12人办理临时救助。

文化“暖心”,从“资源有限”到“服务上门”

“接下来,请欣赏射阳县淮剧团带来的开场舞《盛世龙腾》。”9月16日,临海农场党群活动中心里热闹非凡,由射阳县委宣传部、临海农场、射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千秋镇联合主办的“茉莉花开 艺路向阳”送戏下乡文艺展演活动,正在这里火热进行。舞台上,演员们身着鲜艳服饰,载歌载舞、神采飞扬;舞台下,居民们围坐在一起,看得目不转睛,时而为精彩的表演点头微笑,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整个场地洋溢着温暖而热烈的氛围。

“演出既有淮剧又有杂技,我们看得真过瘾!”居民周德富感慨地说。活动期间,剧场外的非遗展区同样人气爆棚——射阳县文化馆精心筹备的非遗作品一字排开,剪纸、农民画等,引得观众纷纷驻足。

专业院团联合县镇与农场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输送至基层群众;农场居民与地方艺人同台演出,有效消融垦地文化边界,促进不同文化基因相互交融。此次演出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为垦地协同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从办事“少跑腿”到服务“更贴心”,从文化“常相伴”到治理“有章法”,临海农场社会职能改革来的3个月实践,是垦地重构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体系的生动缩影。随着垦地协同不断深化,农场居民的生活品质将稳步提升,曾经的“嘀咕”声,渐渐变成了如今“舒心”的称赞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