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节奏要紧凑,千万别拖沓,表情一定要夸张……”“状态很好,感情都很到位,辛苦演员老师再来一遍。”在云台农场云水湾湿地公园,职工组建的新媒体小组正在进行短视频拍摄。拍摄前期,团队深入调研农场特色资源与农产品亮点,结合市场需求与受众偏好,系统分析多款爆款视频的叙事结构、镜头语言与节奏把控,并将这些经验融入原创脚本撰写中。由于没有专业演员和道具支持,团队成员便化身“全能型选手”,既是编导、摄影、后期,还得主动邀请同事客串演员,服装、背景布等道具更是靠职工从家里 “众筹” 而来。就是这么一支 “无专业演员、无专业道具、无专业设备” 的 “三无团队”,以 “趣味化 + 接地气” 的内容成功打开了农业文旅融合新销路,近四十天内发布的95条作品,曝光量突破185万,单条爆款视频播放量超11万,转发点赞量超1000人次。
为提升农场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今年以来,云台农场以“趣味化+接地气”为方向,成功打造多元视频、直播内容,既有以日常趣事为主的轻松搞笑视频,也有直观生动的农产品展示视频,还有展现小城镇景观风光的视频,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喜好与需求,实现了直播间下单量、短视频播放量与评论区互动率的三增长,为传统农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增添新动能。
“农场组建新媒体团队,以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青年职工为班底,用充满想象力的内容抓住观众的心。”云台农场党委宣传部部长朱倩说,在短视频创作过程中,云台农场的新媒体团队队员们充分发挥协作优势,从脚本策划、场景布置,到拍摄与后期制作,每个环节都精心打磨。他们深入挖掘农场特色,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视频内容。
如何让视频和直播内容更具吸引力?云台农场工会副主席白文丽讲道:“我们的主播们巧妙地将趣味元素与接地气的表达融入,近期,在介绍产品时,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生硬推销方式,而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场景,讲述农产品的种植故事、营养价值以及独特口感,使观众在欢笑中对产品产生浓厚兴趣。我们还运用‘地推’等手段,先后去到农场多个居民点邀请居民分享与农场的深厚情感,让直播充满生活气息,并去往市区居民生活区等,邀请大众进行试吃,让大众近距离接触到我们的产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这些视频和直播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线下购买。农场以‘趣味化+接地气’为导向的内容创新,不仅实现了下单量、播放量与互动率的三增长,更成功打破了传统农业在大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为品牌传播与营销增长开辟了新路径。未来,云台农场将继续探索新媒体营销的新模式,不断丰富内容形式,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