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洋农场的高标准农田里稻浪翻滚,智能灌排系统运行有序,多台农机已完成最后检修,静待“三秋”农忙的到来。近年来,农场坚持以耕地保护为根本、以土地整治为驱动,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与效能提升,实现了土地增值、农业增效与农场增收的良性循环。
农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通过激光平整、沟渠整治、灌溉升级等综合举措,不断提升土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自2021年起,农场累计实施4个补充耕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达1409.57公顷,新增耕地1438.96亩。
科技赋能成为提质增效的核心支撑。“激光平整后,田地高低差控制在3公分以内,水肥分布更均匀,产量明显提升。”资产经营部副部长唐勇介绍。2022年建成的700亩智能化农业示范区,全面推广激光平整与智能灌排技术,灌溉效率提升15%–20%,看水用工大幅减少、人均管水面积扩大至原来的3倍,农机作业效率提高20%,稻麦产量增长5%–8%。目前,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新增耕地完成日常地类变更,预计下半年进入交易程序。新北生产区四大队作为示范区的直接受益单位,麦稻产量实现“双增长”,农业效益位居分公司前列。“再过20多天水稻就要收割,得益于厘米级平整和智能灌溉,今年收成值得期待。”该大队队长陈琪信心满满。
当前,农场党委一线指挥,统筹推进项目施工与“三秋”准备工作。2024年项目进度已达85%,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耕地50.25公顷,新增耕地率7.19%。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新洋严抓细管建设全过程,聚焦项目招标、工程质量、建设进度、施工安全、廉洁自律与资金审计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规范高效落地。与此同时,积极强化土地资源保护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增强职工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营造珍视土地、守护良田的良好氛围。
眼下,“三秋”在即,新洋农场正以整治后的良田沃野为依托,统筹调度农机与人力,确保颗粒归仓。一片片整齐农田、一项项智能技术,正持续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注入坚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