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象传动: 一家老牌企业的“产改”进阶路

作者:滕云生发布时间:2025-09-06文章来源:江苏农垦

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金象传动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激活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这家在减速机行业深耕56年,曾靠“一把锤子、一把起子、一把钳子”起家的老企业正努力铺就产业工人由“工”变“匠”的进阶之路。

技术赋能,为职工插上智慧翅膀。2025年初,金象传动投入1200万元实施“智改数转”,引入高精尖柔性化七轴五联动加工中心等智能设备,构建“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体系。智能化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更倒逼一线职工转型成为设备的“诊断师”和操控者。同时,充分发挥“吴宏登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作用,工会牵头组织技术攻关。近两年,工作室成果丰硕“重载尼曼蜗轮蜗杆副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入围2025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提名,累计获得12项专利、授权专利66项,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40余项以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技术底蕴为职工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体系育人,拓宽成长成才“立交桥”。金象传动构建了多维度培养体系。技能培训常态化,与淮安技师学院合作开设数控车工中级工培训班,26名学员全部持证上岗,两年来累计培训280余人次。师徒传承制度化,推行“师带徒”制度,培养技术骨干,先后师徒结对9对。自我提升有激励,鼓励职工自学考证,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9名职工给予奖励。打破职业天花板,着力打通技术、技能、管理人才发展通道,推行管理岗位竞聘、项目负责制,目前已有3名一线骨干进入中层管理岗位,1人晋升至经理层,树立了“技能成才”的鲜明导向。

创新激励,让职工智慧“变现”价值。金象传动改革分配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实行一线工人计件制、技术人员项目工资制、营销人员承包制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广泛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建立月评、半年小结、年终总评机制,营造浓厚创新氛围。2025年上半年征集到涵盖工艺优化、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等申报项目27项,9项入围年终评比。“金象物料进度跟踪系统1.0”就是其中的典型成果,该系统运用“四色区分法”管理376个生产计划,上线首月大幅提升了合同按期完成率,显著提高了运营效能。

“产改”红利激活发展动能,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金象传动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金象”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稳居行业前列,其中尼曼蜗杆减速机在市场领先,边缘传动磨机减速器等27项专利产品市场占有率均超60%。

上一篇:下一篇: